24M | |
【已取消巴士路線資訊】 | |
九龍市區路線 | |
路線資訊 | |
起訖點 | |
途經 | 清水灣道、新清水灣道 |
路線全長 | 2.3公里 |
行車時間 | 11分鐘 |
開辦日期 | 1979年9月30日 |
停辦日期 | 1991年9月15日 |
營運資訊 | |
目前營辦商 | 港巴 |
停辦前車廠 | 東九龍車廠 |
停辦前用車 | N |
掛牌車數目 | 2 |
收費資料 | |
全程車費 | $1.4 |
分段收費段數 | |
服務時間 | |
起點服務時間 | 07:00-09:00 15:30-18:00 |
終點服務時間 | 06:55-08:55 15:30-18:00 |
班次 | 7-15分鐘 |
已停辦的九龍市區巴士路線24M,由港巴營辦,循環來往彩雲及彩虹地鐵站,途經清水灣道及新清水灣道。此路線配合地鐵修正早期系統通車而投入服務,最後由3M線由鑽石山地鐵站延長至彩雲取代。
歴史
▪︎1979年9月30日:本路線配合地鐵修正早期系統於翌日通車而投入服務,來往彩雲及彩虹地鐵站。初時來回程方向皆途經清水灣道,本路線往彩虹地鐵站方向只有約550米,一度成為路線最短的跨區區內混合線。
▪︎1979年12月21日:往彩雲方向改為途經清水灣道,彩雲邨通道(現新清水灣道至清水灣道一段豐盛街)及清水灣道。
▪︎1980年10月5日:改為循環線運作。
▪︎1984年2月:聯同地鐵試驗安裝通用儲值票收費器,為期一年,期間共有25,000人次使用,佔總乘客量約四分之一。
▪︎1991年9月15日:取消服務,由3M線由鑽石山地鐵站延長至彩雲取代。
▪︎1979年12月21日:往彩雲方向改為途經清水灣道,彩雲邨通道(現新清水灣道至清水灣道一段豐盛街)及清水灣道。
▪︎1980年10月5日:改為循環線運作。
▪︎1984年2月:聯同地鐵試驗安裝通用儲值票收費器,為期一年,期間共有25,000人次使用,佔總乘客量約四分之一。
▪︎1991年9月15日:取消服務,由3M線由鑽石山地鐵站延長至彩雲取代。
服務時間及班次
| 由彩雲開出 | |
|---|---|
| 服務時間 | 班次(分鐘) |
| 每日 | |
| 06:06-09:51 | 7-8 |
| 09:51-11:06 | 15 |
| 11:06-18:51 | 7-8 |
| 18:51-20:06 | 15 |
| 20:06-23:58 | 7-8 |
| 1979年9月30日開辦時 | ||
|---|---|---|
| 由彩雲開出 | 由彩虹地鐵站開出 | 班次(分鐘) |
| 每日 | ||
| 06:00-15:00 | 06:05-22:17 | 12 |
| 15:10-22:10 | ||
收費
| 24M線歷年收費沿革 | |
|---|---|
| 收費調整生效日期 | 全程非空調收費(成人) |
| 1991年3月31日 | $1.4 |
| 1990年3月18日 | $1.2 |
| 1989年1月29日 | $1.0 |
| 1987年2月1日 | 80¢ |
| 1985年2月24日 | 70¢ |
| 1983年5月8日 | 60¢ |
| 1981年4月12日 | 50¢ |
| 1980年2月3日 | 30¢ |
| 1979年9月30日 | 20¢ |
| 收費備註 |
|---|
|
用車
行車路線
此路線的全程行車里數約為2.3公里,行車時間約為11分鐘。(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2.5公里)
途經:清水灣道、彩虹交匯處、龍翔道、清水灣道、新清水灣道、豐盛街及清水灣道
| 港巴24M線(彩雲↺彩虹地鐵站) | |||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序號 | 地區 | 街道 | 車站名稱 | 備註 |
| 1 | 牛池灣 | 彩雲總站 | ||
| 2 | 彩虹地鐵站 | 循環線折返點 | ||
| 3 | 清水灣道 | 聖若瑟安老院 | ||
| 4 | 彩雲聖若瑟小學 | |||
| 5 | 新清水灣道 | 白虹樓 | ||
| 6 | 豐盛街 | 觀日樓 | ||
| 7 | 彩雲總站 | |||
1979年9月30日至1979年12月20日
往彩虹地鐵站
此路線全程行車里數約為0.55公里,行車時間約為2分鐘(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6.5公里)
途經:清水灣道
往彩雲
此路線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.3公里,行車時間約為5分鐘(平均行車時速約為15.6公里)
途經:清水灣道,龍翔道及清水灣道
相關條目
港巴九巴3M線
港巴16M線
港巴九巴3M線
港巴16M線